腰椎間盤突出

椎間盤因退化或受壓擠壓到神經根,導致腰背疼痛,可能伴隨腿部麻木。

什麼是腰椎間盤突出?

腰椎間盤突出(Lumbar Disc Herniation)是指腰椎間盤的髓核因外力或退化突出到纖維環之外, 壓迫鄰近神經根或脊髓,導致腰背部疼痛和下肢麻木。此病多發於下腰椎(如L4-L5、L5-S1),常見於久坐或勞動強度大的群體。

腰椎間盤突出的成因

腰椎間盤突出的成因與姿勢、運動和椎間盤退化有關。以下為常見成因:

  • 長時間不良姿勢:長期久坐、駝背或站姿不正,增加椎間盤壓力。
  • 過度彎腰負重:提重物或彎腰搬運時動作不當,導致纖維環受損。
  • 椎間盤退化:年齡增長導致椎間盤水分流失、彈性減少,容易突出。
  • 運動損傷:高衝擊運動或突然的扭轉動作可能導致椎間盤受損。
  • 體重過重:過多的體重增加腰椎負擔,加速椎間盤退化。

腰椎間盤突出的常見症狀

腰椎間盤突出的常見症狀因壓迫程度和部位不同而異。以下為典型表現:

  • 腰部疼痛:下背部劇烈疼痛,常因長時間坐立或活動而加重。
  • 坐骨神經痛:疼痛沿著臀部向大腿和小腿放射,與坐骨神經路徑一致。
  • 下肢麻木或刺痛:小腿、足部感到麻木、刺痛或“電擊感”。
  • 肌肉無力:壓迫神經根導致下肢肌肉力量下降,影響行走或站立。
  • 活動受限:腰部僵硬,彎腰或轉身時疼痛明顯。

日常養護建議

腰椎間盤突出的護理應以減輕神經壓迫和促進椎間盤修復為主。以下為建議:

  • 進行腰部拉伸運動:定期進行脊椎牽引和溫和的核心肌群鍛煉,如貓式伸展或小橋式。
  • 減少彎腰和負重:避免過度彎腰和提重物,保持腰椎自然曲線。
  • 改良坐姿與睡姿:使用支撐性座椅,睡覺時可在膝下墊枕頭,減少腰椎壓力。
  • 改善日常習慣:使用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家具與設備,保護腰椎。
  • 尋求物理治療:通過專業治療(如牽引、按摩或運動療法)緩解神經壓迫。